白天的忙碌,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便渴望在晚上通过打游戏、刷短视频、追剧等娱乐活的补偿自己的自由时刻。小时候家长不让吃的食品,长大了便一包一包地买;小时候家里不同意养宠物,长大后便特别亲近小动物。这些其实都是补偿心理在起作用。
·生理补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在某方面有所亏失,而在另方面有所获得的叫补偿。
作为专业术语,“补偿”最早是生理学概念。190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器官的自卑感与它的生理补偿》的著名论文,阿德勒认为:“人的某个器官如果有缺陷,阻碍了个人作用的正常发挥,为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另外的某个器官会显示出它的优势,表现更突出。”
后来,阿德勒后来将生理上的补偿引入心理学,创立了“自卑与补偿”理论。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某种器官功能不足或有缺陷,就会产生自卑感。阿德勒认为:人类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这种倾向驱使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去超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需要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简单地说,补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发展一方面的能力去掩盖另一方面能力的不足,以消除某种自卑感。当个体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主动、积极地进行各种适应和训练,最终获得成功,是积极的补偿心理。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推动我们不断前进。比如,一个口吃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反复练习演讲来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
那么,什么是过度补偿呢?在心理学上,过度补偿是个体为了克服某种心理或生理缺陷,而做出的超出正常应对范围的行为。过度补偿是一种“越界”的行为,并非完全因为自控力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反应,往往与我们内心的缺憾、过于追求完美、渴望掩盖自卑、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有关。这一心理现象,就像是一个隐形的陷阱,让我们在努力克服困境的同时,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到可能使人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甚至发展成为妄想。
有的家长在自己童年时存在极度缺失的东西或被严重忽视的需求,使得他们在培养自己孩子时,不希望再他们的孩子再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就成倍的给予孩子。“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走我的老路”,“孩子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受苦……”于是,不从实际出发,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补偿心理去教育或给予孩子。有的孩子会利用父母的过度补偿心理,父母对孩子越好,孩子就越“惩罚”父母,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吃父母一辈子。父母对孩子的过度补偿,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或者不足,不能以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过度补偿只会让行为变得偏执和极端,有时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我们要学会识别过度补偿的行为。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当我们发现某些方面表现出过度的追求或偏执时,就应该警惕这可能是过度补偿的信号。
如何防止过度补偿呢?
一是,正确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会有不同的行为。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归因方式:归因自己、归因他人、归因环境。调整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便于查找更全面的原因。
二是,培养自信。过去的经历一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不必为自己的补偿行为感到愧疚。自信是面对偏差时最坚实的护盾。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我行”、“我可以”,渐渐地便会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就不会产生过度补偿的心理。
三是,降低心理落差。心理落差(偏差)大多来自于身边环境的约束与控制,比如亲人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若能够降低心理落差,也便能减轻内心的无力感,便能克服过度补偿的心理。平时的生活中,试着去接纳一些对自己无用的东西,试着去平衡心中的被控制感,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摆脱了对补偿的过度依赖。
四是,多元化补偿。“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种分散化的思想也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过度补偿的心理。通过建立分散化、多元化的补偿方法,自然也就降低了过度补偿带来问题的风险。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失恋了,情绪很低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放心,心理补偿机制会启动,那么这个人就会做一些补偿行为。比如去购物,但是,一味地将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可能当时比较解决问题,但那是暂时的,下次失恋了怎么办?继续购物会造就出一个购物狂。而多元化的补偿方法,就是尝试不同的方法、领域来补偿,如和朋友去唱歌,去学一项技能,去旅游等。选择多一点,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