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千挑万选买了一件好看的衣服,打扮得美美的出门,结果一路上碰到了很多同款;
以前没养过宠物,自从养了一只狗,就发现小区里好多养狗人士;
以前不爱跑步运动,偶尔来一次晨跑,就会发现原来晨跑的人还真多。
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容易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或者说,当我们关注一件事情时,它出现的频率就会变高。这种现象就是——视网膜效应。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一项技能,只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面对越来越复杂多样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就像“单一处理器”,只能用有限的精力进行选择性关注。“单一处理器”帮我们自动过滤,让我们在无意中忽略掉一些信息,影响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世界。
比如,如果我们讨厌某个人,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筛选讨厌他的理由;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缺点上,我们看到其他人的也全是缺点。
关于这个现象,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研究者们找来一些志愿者让他们读一本书,书里描绘了一位名叫简的女生一个星期的生活,那书里的内容,既能体现简外向的一面,也能体现她内向的一面。
研究者把志愿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志愿者被要求判断——
简适不适合做一个图书管理员?
另一组则要判断——
简适不适合做房地产经纪人?
随后,两组志愿者都针对所给的职业,提出了很多适合的相应的证据。
在这个实验里,当一组志愿者在开始关注简是否适合做内向的工作时,他们就会更多地寻找证据去判断简是否是一个内向的人。而那些能反映出她外向性格的描述,大多都被忽略了。
相对应的,要判断她是否适合外向工作时,也不自觉地发现了更多简性格外向的证据,而忽视她内向的表现。
也就是说,书里对简的客观描绘明明是不变的,只是因为人们关注了不同的方面,就收集了不同的证据,并且很难再注意到不同的内容去反驳自己。
选择关注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懂得欣赏自己,才能欣赏别人。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一个优点,就会发现,原来别人也有这个优点,甚至那些曾经让我们讨厌的人,也会变得可爱起来。
卡耐基说,每个人的特点中有80%都是优点,而只有20%才是缺点。
林清玄曾在做记者时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的故事,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当地几家酒店的老板了。
如果我们正处在一个被自己讨厌的人所包围的环境中,想要改变,不如先从欣赏自己开始,刻意地欣赏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
警惕视网膜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
有的时候,因为视网膜效应,会导致我们收到的反馈更多是自己关注的,而不是全面的、客观的情况,所以它有可能会加强自己的偏见,从而带来错误的认知。
比如说,当我们关心别人是不是生自己气了的时候,就会偏向于收集那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信息。也许他碰到我们,没有打招呼,本来与我们的行为无关,但我们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把这个比较中性的行为解释成生自己气了的表现。
这样一来,我们对和他人关系的认知就和实际情况产生了偏差。
帮助我们收集、理解信息
视网膜效应有助于收集信息,它会让我们通过关注的视角,获得更深入的信息。
比如,你最近开始关注睡眠健康问题,就会发现很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信息都显现了出来,订阅了很久的公众号,今日头条,小红书……也在分享相关的经验、知识等等。所以,在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收集到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
我们还可以利用视网膜效应,加深对学到知识的理解。比如,当我们学了某个心理学效应,可以多留意自己周围,就更容易注意到该效应发挥的作用。
视网膜效应就像是大脑跟我们玩的“小把戏”,它既让我们感觉自己仿佛处于世界的中心,越去关注什么,这个东西就越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又可能让我们产生认知偏差,还可能让我们获得更为深刻的信息。
它具体产生什么作用,就要看我们如何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