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得名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国王拉伊俄斯接收到了一份“儿子弑父娶母”的神谕。所以,当国王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为了避免神谕成真,国王用铁钉钉住了儿子的脚踝,并将其遗弃。但婴儿被牧羊人解救下来,并因受伤的双脚,被命名为“肿胀的脚”,即俄狄浦斯。
后来,俄狄浦斯被邻国国王收养,作为邻国王位继承人被抚养长大了。长大后的俄狄浦斯也听说了他将“弑父娶母”的神谕,但他误以为现在养他的国王和王后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为了避免神谕应验,他离家出走,并发誓在父母有生之年再也不会回国。
流浪的俄狄浦斯就这样在无意中,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国,而此时的出生国正遭受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的肆虐。斯芬克斯要求过路人解答“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动物是什么”的谜语。无人能解开谜语,她便吞食城中的人。
俄狄浦斯的亲生父亲拉伊俄斯作为国王,去寻求击退斯芬克斯的方法,在走向德尔菲神庙的途中,与朝着忒拜城方向行走的俄狄浦斯狭路相逢。因为狭窄的道路只能容纳一人通过,而两个人又互不认识对方,国王粗暴地命令俄狄浦斯让路,俄狄浦斯盛怒之下与国王争斗,最后将其杀死。(这时,神谕应验了一半:弑父)
俄狄浦斯进入忒拜城之后,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语的答案就是“人”,使得女妖在羞愧中自尽,被城民们推举为新的国王,按照习俗与失去了丈夫的王后伊俄卡斯忒成婚。(至此,“弑父娶母”的神谕完全应验了)
后来,一向繁荣的忒拜城突然遭到了厄运,土地荒芜,庄稼歉收,牲畜瘟死,令爱民如子的国王俄狄浦斯忧心如焚。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俄狄浦斯派人请来了阿波罗的神示:由于多年前一个人所犯的杀死前王拉伊科斯的罪孽,城邦才遭此劫难。只有严惩凶手,才能拯救城邦。当真相被揭开时,羞愧难当的母亲上吊自杀,震惊而悲愤的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发疯地奔向旷野……
俄狄浦斯几经辗转,明明是想逃离命运,反而走向了命运,应验了悲惨结局。
俄狄浦斯的悲剧故事,实际上是一对父子之间竞争的悲剧故事,而母亲,成为了竞争的“战利品”。所以,有人说这个故事反映了权威(父亲)和力量(儿子)的竞争。
弗洛伊德命名了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这个情结由爱、恨、嫉妒、竞争、羞耻和内疚等一系列连续的童年幻想所组成。
在弗洛伊德看来,儿子成长到某个时期,会想要占有父亲的一切,包括他的女人。有着过重俄狄浦斯情结的孩子,是悲剧的,实现了目标,将处于无尽的羞耻和内疚之中,实现不了,将一辈子处于父亲的阴影之下。
俄狄浦斯时期,一般是指3-6岁的孩子,幼儿在心理上成功进入这个时期,是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结果。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变得更愿意与异性的父母更亲密,同时也会对同性的爸爸或者妈妈出现排斥的心理。有心理学理论认为:这个时期若没有发展好,就容易引发众多问题,例如妈宝男、亲子关系紧张、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每个人的俄狄浦斯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
·维护心灵铁三角
孩子是夫妻创造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第一个产生的关系。有了孩子,夫妻之间单线的关系,变成一个三角形关系。心理学上把这个三角形叫心灵铁三角,这个三角形的平衡稳定,是支持孩子这棵树苗茁壮成长的土壤。
当孩子出现问题,无论是行为偏差,还是认知偏差,生命动力不足,绝大多数家长都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或者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岂不知可能是这个心灵铁三角的整体、秩序、平衡遭到破坏。
夫妻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等重要。孩子对自己生命的肯定源自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孩子接受了父母,孩子也会接受世界。父母的吵架、冷战,可能导致孩子心灵流浪,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冲突。另外,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很可能成为一方的“战友”,长大以后造成性别偏见。
无论是一个男孩还是女孩,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男性能量和女性能量同步组合成的。男性力量在一个人身上发挥的作用,可能是去面对未来的事业挑战,更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挫败了更容易站起来。而妈妈给孩子的能量是阴柔的能量,女性的能量是让孩子更容易去和世界建立连接,去温暖别人。
因此,在家庭里,夫妻关系应该优先于亲子关系。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一个真正健康的家庭,一定会遵循先出现的关系,要优于后出现的关系。在三口之家,爱自己,爱伴侣,再一起爱孩子,由此构成了一个牢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