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让绝大多数父母不知所措,其实叛逆不仅仅发生在青春期,心理感应抗拒理论告诉我们,所有人都会有叛逆的时候。
心理感应抗拒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林在其专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的,这个理论是指人们相信对自己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自由。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失去行动或者选择的自由,会奋力争取重获自由。因此,当我们面临的外在压力增加时,自己的遵从度会降低,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做与对方期望相反的事,或者当我们面临失去某种人或事物的危险时,可能反而想得到更多。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该剧讲述了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他们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以命拼争。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情侣,也常常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父母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这对情侣之间感情就越深。再比如,有时候试图阻止公众了解某些内容,刻意隐瞒或压制某些信息,结果适得其反,使得更多人知道了该内容,造成了舆情。
无青春,不叛逆,叛逆是青春期的标志。青春期叛逆,是青少年行为的明显表现,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你越不让他做什么,他越好奇,越要去做!叛逆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格建立健全的各种尝试,孩子出现叛逆,父母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郭麒麟曾经在节目中自曝自己一段叛逆的经历,当时他正在上学,爸爸郭德纲总会有意无意引导他讲相声,虽然他从小就有学相声的氛围,可心里就是有一股反叛的劲儿,爸爸越想让他学相声,他就越说自己要当网管、做厨师,顺利度过了青春期,他也渐渐找到了对相声的喜欢,如今成了领域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要尽量避免使用强硬的态度,避免用指责的口气说话,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如“懒惰”、“不听话”等,也不要用不好的结果向孩子施压,甚至威胁孩子。
要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给孩子提供个人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独立性,鼓励并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即使与家长的想法不同;要用提建议的方式讲明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抗拒的情感;当孩子展现积极行为时,要及时地正面强化,及时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改变孩子的观点需要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时没经历的阵痛会在长大后卷土重来,年轻时的叛逆需求被压抑得越厉害,成年后的自我意识就越容易失控,相应地,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所有人都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去表达自我,完成叛逆的阵痛,一旦无法成功,就有可能转化为成年叛逆。
成年人的叛逆比青少年的叛逆更具破坏力,其特点是失控和固执,退化到青少年期的成年人,依然会被情绪接管行为,引发行动力差、认知固化、思考能力退化,因为自我意识在过去已经建立,会进一步强化自尊,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哪怕后果对身边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觉得自己需要负责,而是把责任推给对方。
有意识减轻成年人的叛逆,需要培养自我察觉能力,记录下来自己一天当中说“不”最多的时候,分别是什么场景,通过记录和复盘,重新激活自我察觉和反思能力。要主动对被自己伤害的人说对不起,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真诚地道歉是第一步。要学会寻找互助群体,借用群体力量,通过别人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