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你真的了解他吗?

当你听说一个人是清华大学毕业,是否就会认为他一定能力很强?

你对一个人产生了好感,是不是很容易认为他其它方面都很完美?

名人代言的产品,你是不是下意识认为质量一定很好,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你是不是会优先选择购买?


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心理学的秘密——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或以点概面效应。


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就是说,我们习惯基于某个突出特征或第一印象,对一个人或事物的其他方面做出不切实际的推断。


一俊遮百丑,颜值即正义,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光环效应的具体表现在遮掩性、表面性、弥散性。


遮掩性

——就是我们只抓住了事物的个别特征,这些个别的特征并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质,可是人们总习惯用特殊去代替普通,用部分代替整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遮蔽作用。

表面性

——是指对某一个人或者事物还并不了解,只能通过外表去判定一些特质,仅仅停留在感觉和知觉的方面。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弥散性

——就是只对待一个人的整体态度会影响到与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当人们对一个人已经产生了判断时,就会对他的身边的人或事物也会有类似的判断。


举个例子,阿迪达斯成为知名运动鞋品牌,得益于公司创始人阿迪达斯的突发奇想:1936年的奥运会,人们预测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是最有希望夺冠,阿迪达斯制作一款钉子鞋无偿送给欧文斯试穿,结果这届奥运会上,欧文斯得了4枚金牌,当所有新闻媒介、亿万观众争相目睹体育明星的风采时,那双造型独特的运动鞋自然而然特别引人注目。奥运会结束后,由阿迪达斯独家经营的这种运动鞋,畅销全世界,成为短跑运动员的必备之物。以后,每逢新产品问世,阿迪总要精心选择试穿的运动员和推出产品的契机。


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它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人们掌握对方的信息不够外,主要还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思维定势的结果。


如何利用光环效应让自己成长?

一是,提升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又称为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直观上的感觉。因此在面试时,尽量表现得自信、专业一点,这样HR会觉得你比同时来面试的人更加优秀。


二是,打造积极向上的“人设”。

所谓的“人设”,其实也是利用了光环效应,让大家对你陷入了局部印象。在小团体中,将自己训练为领导型人物,并且不断强化自己的这一特性,你会发现大家逐渐觉得你仿佛就是天生的“领导”,从而更愿意听从你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避免以貌取人。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交往新的朋友时,要避免“以貌取人”。初次见面,不要认为看着面善的人,就一定是好人;而满脸横肉的一定是坏人。应当通过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多方面去判断。

有些人在交新朋友时,还没认识几天就开始,掏心掏肺,这样很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切忌交浅言深。

我们在执着地追求光环效应正面影响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因为,笼罩在光环之下的人或事物,一旦有问题,引起的后果就有可能毁灭性的。

你真的了解他吗,如何避免晕轮效应?


首先,客观对待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对于日后信息的判断,冰山一角不可信,多掌握一点信息再下结论。


其次,注意“投射倾向”。

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很可能产生各种偏见。


再次,大胆假设,多方求证。

要想真实、准确的评价一个人,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参考他人的意见,避免个人主观的判断失误。

最后,防止“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

在对某人怀有成见时,我们应自觉检讨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避免产生坏的光环。


分享 :
 
图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