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性投射:快速理解一个人

投射——在心理学中,投射泛指个人把自己的态度、愿望、情绪等影射于环境中的事物或他人的现象。

阻抗——对于阻抗,最原始的定义就是:任何阻碍无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和机制。

对过往的人或事如果具有剧烈的情感或愿望,这种情感或愿望存在不被超我允许的成分,这些情感和愿望就无法意识化。

弗洛伊德说,神经症是自我对本能的反抗。举例说,一个人好几天没吃肉了,看到炸鸡就会流口水有想吃的反应。

这个流口水想吃是本能反应,是因为刺激引起的。自我对这个反应讨厌,不喜欢,排斥,他认为自己不应有这个反应,同时也不接受这个反应。这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自我对本能的阻抗。

这种无法意识化的因素只能在客观世界里的其他中性物上找体验,只要能顺利产生体验,就规避了对原始客体体验愿望的矛盾。


弗洛伊德曾经说:移情是阻抗最重要的武器。

移情——是把过去的愿望或冲突转移到新对象上。

举个例子,个体幼年时被母亲暴力养育,潜意识希望反抗,希望得到母亲无条件的爱,个体成年后无法面对真正的母亲,就将这种愿望放置到其他关系人身上,向其他人索取无条件的照顾和关怀,从而体验到一种被爱的感觉。


想看清一个人,只需要去观察他对你投射了什么。

而所有的投射当中,阻抗性投射是最能够看到对方心里最底层的性格,理解对方“原动力”的。


下面分享一下3种常见的阻抗性投射:


习惯性反问

你征求对方意见,而对方却习惯性的用反问来回答你,显得你的发话完全是多余的。

比如,你和你的伴侣正在讨论去哪度假。你问:“亲爱的,你想去海南还是泰国?”然后他们回答:“你觉得哪里更好?”

这不是选择题,这好像是逃避做决定的高级技巧。

再比如,你问他:咱们晚上是在那个餐厅吃饭对吧?他说:那我们不去那儿吃,难道去你家吃?本来可以好好说话,非得用这种方式沟通,还带着满脸的轻视和不耐烦。

习惯性反问是内在很虚弱的表现,他可能把所有的沟通都看成了潜在的危机。


习惯性的忽略

这种类型的投射指的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不满,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去讨好你,附和你。但真正到了做的时候就会完全忽略你的感受。

你当着别人说话,对方看上去听见了,但实际上们根本没走心。

比如你说:明天咱们最好早点出门,不然路上会很堵。他在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你也以为他听到了,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堵在路上的时候,他就会说:我怎么知道,我以为不会堵的。

这个时候如果你说:我早就提醒过你,他就会马上开启反击模式,让你不要烦他,而且反过来会指责你。

这样的人他核心的人格是软弱的,他没有办法承担责任。


习惯性的否定

俗称“杠精”,类似“雄辩症”。

王蒙先生有一个小小说,叫《雄辩症》,说的是一个患上“厚皮逻辑症”的人去看医生,医生对他外科手术后无效,改用内科治疗,给他配了《逻辑学》的药,不料服用后出现新的症状,病人又去看医生,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

医生说:“请坐!”

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

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

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个内置的“否定机器”。与这种人在一起,就像是带了个行走的“投诉箱”。

无论你说什么,你还没有说完,他就要先把你打断。我觉得你说的不对,不是你想的那样,你没有懂我的意思,或者就是一句简单的:不是、没有,你先听我说。

这种人本质上是非常难沟通的,即使你用最平和的语气稳住了他,让他安寂静静的听你说完,他也会在心里全盘的否定你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病理性诡辩”:靠反驳别人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遇到这三种阻抗性投射,我们就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了,先理解对方,再想想是否要继续跟对方沟通下去。

人是善于伪装的动物,但再精明的人,也会在投射中暴露最真实的品性。

中国有一句古话:“品现于世,心藏于身。”

社会鱼龙混杂,很多时候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只是一个表象。

一个人深层次的面貌,则需要我们通过平时的蛛丝马迹来得知,阻抗性投射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一个人的捷径。

无论看清了多少人,看透了多少事,都不要消极以对,在淡然一笑间,和错的人挥手道别,和对的人相伴余生。

分享 :
 
图文展示